欢迎光临信安达企业管理咨询!      [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  > 旅游保险安全知识
 郑刚:缅甸的观念与意识形态已走得如此之远

【凤凰国际智库独家约稿】缅甸现正在打开国门,这个国家的年轻一代正在如饥似渴地了解外边的世界,但是很遗憾—— 在图书馆与书店,这两个最能影响和塑造缅甸年轻一代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场所内,却基本看不到中国的影子。我造访了仰光西区唯一的一家公共图书馆,里边除了缅文书籍,多数都是英文书,也有不少日文刊物,在整个图书馆找不到一本中文书。

 

随后,我又逛了逛仰光市一家主要的书店,书架栏上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政治历史,多数都是英文书籍,我找遍了整个书店,甚至在取得服务人员的协助后,也只找到一本中文书,还是一本关于如何学缅语的中文教材。缅甸的发展转型与中缅关系现处在这样重要的一个历史关口,但中国文化元素在缅甸思想文化领域的推广却如此迟钝,其中隐忧,不言而喻。

 

离别前的断想——市政厅与玛哈般都(Bandoola Park)花园广场

在离开仰光前的最后一天,我游览了著名的玛哈般都(Bandoola Park)花园广场,这个广场在仰光的市中心,这里既有缅甸独立的象征——独立纪念碑,又是宏伟的市政厅之所在,仰光市最现代化的几座高楼也矗立在广场周围。站在广场上,特别是看到市政厅外健美比赛的大幅宣传海报——这个国家在观念与意识形态上已经走得如此之远,它的国门真的还能关上吗?如果开放的大门无法被关闭,它会如何应对这种剧烈的转型呢?

 

缅甸政府一方面在经济上大幅度向自由市场经济体靠拢,一方面全方面开放报禁与社交媒体,但在社会面的实际政治管制上又仍然持续原有模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会导致一种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将把转型期的缅甸导往何方?仅仅靠军政府的强力统治吗?这似乎不是长久之计。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踏上了返程。回国后,在缅甸中文网我曾看到这样一则消息——6月30日下午3时,仰光学生公会的数十名大学生就在玛哈般都广场发动了有上千人参加的示威游行活动,要求缅甸政府修改08年宪法436条例,并要求军方25%议员退出议会。看来,矛盾与不协调仍然是存在的,而且还在潜滋暗长。未来缅甸将往何处去?会不会遭遇更多变革的烦恼甚至危机?他们能平稳地实现这种转型吗?在这个过程中,缅甸华人,特别是缅北华人的命运会怎么样呢?这些都是关心缅甸与中缅关系未来的人们需要未来更进一步深入观察和思考的问题……